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发布人:bbin平台 发布日期:2015-08-24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以下简称学科)创建于1976年。1986年正式成立bbin平台-bbin官网-bbin电子 后,学科主要由以下6个二级学科组成: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毒理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经过40年的努力,学科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目前拥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广东省一级重点学科、国家二级重点学科“卫生毒理学”;教育部特色专业和广东省名牌专业“预防医学”;国家精品课程“医学统计学”。此外,学科目前拥有广东省营养膳食与健康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十二五”医学重点实验室-卫生信息学实验室,广东省 “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卫生毒理学重点实验室,和广州市环境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价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6个研究中心和基地:广东省预防医学研究所,中山大学流动人口卫生政策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全球健康研究所,儿童孤独症康复教育研究基地,食品安全与公共卫生科技平台,卫生部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华南基地,One Health研究中心、心理卫生与行为医学研究中心。与广东省医疗卫生相关单位共同建立了教学科研基地,其中与中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合成立了“bbin平台-bbin官网-bbin电子 中山研究院”,为人群队列研究、慢病防治、卫生政策、疾病预防控制策略的研究及实践教学提供了重要支撑。
  学科拥有一支以优秀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年龄结构合理、高素质、充满活力的学术团队。现有专任教师65人,其中教授23人,副教授24人,讲师18人;博士生导师18人,校内硕士生导师36人,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39人,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12名,形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学与科研队伍。
  借助良好的科研平台,通过多年的发展和资源整合,学科已形成了6个优势学科发展方向,包括:“营养膳食与健康及慢病预防”、“环境和职业暴露与人群健康效应”、“社会心理行为因素与身心健康”、“重大传染病防控与应急预警”、“卫生信息与卫生政策研究”和“全球健康学”。各个方向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承担国家和省市资助的重大、重点科研项目能力不断提高,获得多项科技进步奖。依托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地域优势,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国家和广东省的公共卫生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各优势学科方向介绍如下:



1. 营养膳食与健康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1)根据我国居民遗传背景与膳食模式的特点,在人群队列研究的基础上,阐述了膳食结构、重要营养素和植物化学物对代谢性疾病的影响及其机制;
(2)阐述了遗传/表观遗传等因素与营养膳食相互作用在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中的作用;(3)寻找敏感有效的营养膳食与代谢性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
(4)建立营养膳食质量与营养风险评估体系以及膳食营养干预技术和方法;
(5)建立食物有害物质对健康的危害效应及风险评估平台;
(6)为促进人群健康和慢病防治提供合理的膳食模式和营养措施。

2. 环境和职业暴露与人群健康效应:
(1)环境污染物的暴露组学研究、环境有害因素健康损害机制和毒性通路研究;
(2)在环境污染物暴露组、环境与职业暴露人群生物标志筛查/验证和评价以及基于系统毒理学和模式生物的环境暴露生物检测等方面取得成果;
(3)通过建立的人群环境和职业暴露现场,探讨健康效应风险评价的应用技术,为污染控制、保护人群健康以及相关政策制定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持。

3. 社会心理行为因素与身心健康研究:
(1)吸烟与遗传因素对代谢性疾病的联合作用以及出生队列研究;
(2)工作场所健康促进模式的应用推广;
(3)与健康有关的生存质量的测量方法与应用研究;
(4)发育和行为障碍儿童认知、神经心理特征及相关脑机制研究,以及儿童行为问题的矫治干预和儿童少年体质与健康相关生物学机制的研究;
(5)妇女保健、家庭心理咨询指导工作及相关研究。

4. 基于社区的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应急与防控研究:重点在传染病监测、风险评估和预警模型的方法学研究、基于社区人群的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要传染病流行规律和防治模式的研究与效果评价、人兽共患病研究、建立“One Health”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推进新交叉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5. 卫生信息与卫生政策研究:重点在流动人口卫生政策与卫生服务关键技术研究、医疗服务与健康经济学研究、卫生政策制定/实施/效果评价研究、医院管理研究、医疗保险研究、卫生信息技术/卫生信息平台建设、医学统计学方法和大数据分析挖掘方法研究等方面。

6. 全球健康学研究:重点开展具有全球意义的健康问题研究,具体包括:有全球意义的卫生政策和体系研究(特别是政策和体系干预项目的效果评估)、国际流动人口健康问题研究、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国对外医疗援助研究、气候变化对健康影响研究、实施科学(Implementation Science)研究等。聚焦具有全球意义的国内健康问题,注重与发展中国家联合,同时大力开展与国际一流高校的合作,通过跨学科、跨地域、跨文化的协作研究,全面提升我校全球健康研究的能力。  
  
       遵循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的学科发展规律和国际发展趋势,学科将以服务人群健康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的公共卫生人才为核心,积极整合并利用各种资源,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以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卫生需求的研究项目和产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突破口,充分发挥学科在全国公共卫生领域中的领军作用,为争创世界一流学科奠定扎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