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建设 | 医学人文产教研探索:学科交叉融合,变革医疗卫生信息传播

发布人:张梦迪 发布日期:2025-01-05

  医学与人文的交融不仅是学术上的跨学科合作,更是一场关乎人类健康与社会福祉的深刻变革。当公共卫生科普知识,和爆款短视频进行碰撞融合,会产生怎样的医学人文的火花呢?2024 年 12 月 15 日下午,健康传播讲座论坛“融爆短视频” 在中山大学东校园教学大楼 D 栋 202 室顺利举行。本次讲座由bbin平台-bbin官网-bbin电子 卫生管理学系副主任胡汝为副教授担任主持人,广州广播电视台全媒体中心新媒体团队主编及副召集人、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市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广州台粤伴湾MCN负责人汤庆聪老师担任主讲人,吸引校内外众多师生参与。
 


爆款短视频的创作,听听专家怎么说?

  主讲人汤庆聪老师以 “融、日、共、火、水” 为线索,展开论述爆款短视频创作的背后逻辑。“融”代表融媒体时代的特点,即信息传播者与接收者的界限日益模糊,互动更加即时与对等。“日”强调时机在短视频创作中的重要性,一个恰到好处的发布时机能够迅速引爆话题。“共”则指共情的力量,即通过触动人心的内容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从而加深他们对信息的理解与记忆。“火”聚焦于短视频的封面与前三秒,这是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关键所在。“水”则象征着PGC与UGC的互动与融合,推动短视频内容的多样化与传播效果的提升。
 


  在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就短视频创作、运营及创新等方面的问题与汤庆聪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学生与嘉宾积极互动


  本次课程以“融爆短视频”为切入点,深入公共卫生与健康传播领域,围绕如何提升信息传播的效率与效果,探索公共卫生信息的有效传播方法和技术,为健康传播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
 

合影留念


相关课程介绍:健康传播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健康传播

  2.课程负责人:胡汝为、张津广

  3.课程团队成员:胡汝为、张津广、刘汝青、李菁华


二、课程负责人教学情况

  胡汝为,副教授,博士生导师,bbin平台-bbin官网-bbin电子 卫生管理学系副主任。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了二十余篇包括柳叶刀Lancet(Global Health)在内的SCI/SSCI学术刊物英文文章,以及中文专著三本、编著及教材十余本,CSSCI文章多篇。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等课题二十余项。多篇决策咨询报告获得中办国办、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批示采纳;任广东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并连续两年中标广东省人大公开招标立法研究项目,作为主持人在母婴保健、公共卫生应急、生物安全、精神卫生、传染病、艾滋病等卫生立法项目进行循证决策研究和地方立法创新,其中主持修订的《广东省母婴保健管理条例》和起草的《广东省艾滋病条例》已由省人大通过并实施;作为负责人起草了《广东省生物安全应急预案》《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生物安全专项方案》,是生物安全与热带病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方案骨干成员。主编研究生卫生法学教材一本,参编全国高等学校“十三五”医学规划教材《卫生法学》(第三版)、全国高校八年制及“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卫生法学》、全国高等学校卫生管理专业第三轮规划教材《卫生法学》、协和医学院系列规划教材及医院领导力管理系列教材《卫生法与卫生政策》,主编“新文科”研究生系列教材之《医疗卫生法原理与实践》。


三、课程简介及课程特色

1.课程简介

(1)课程内容

  “健康传播”由bbin平台 卫生管理学系副主任胡汝为副教授和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助理张津广教授共同牵头授课,秉承“交叉学科,课程共建,学生共融,教师共享”的理念,融合公共卫生、传播学、法学等领域,深度探讨经典健康传播模型、前沿学术理论及其在现实应用策略。

2.课程特色

(1)交叉学科

  公共卫生与新闻传播交叉,健康传播展现独特魅力。作为公共卫生、信息、资源与传播平台深度融合的重要学科,健康传播学以促进人群健康为目标。一方面,公共卫生建构核心传播内容,确保信息准确无误。另一方面,新闻传播借助多元媒体,将专业知识转化为通俗内容,广泛触达受众。公共卫生与新闻传播的交叉融合、互补共鉴,为健康传播实践提供坚实理论支撑和注入强劲动力。

(2)课程共建

  两院深度合作,构建多层次健康传播课程体系。宏观上,共同研究卫生法律法规与政策,引导学生把握发展方向。中观上,聚焦传播学在社会人际互动和人群健康中的作用,培养学生构建传播策略的能力。微观上,挖掘思政元素,把个人健康与社会责任相连,提升学生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意识。

(3)学生共融

  学生跨专业协作,培育健康传播新势力。来自bbin平台-bbin官网-bbin电子 与新闻传播学院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围绕社会健康议题,共同完成从选题策划、内容制作、传播推广的全过程,洞察传播学在健康领域的应用,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能助力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复合型人才。

(4)教师共享

  教师人才联动,打破学科壁垒,构建多元智慧教育新范式。“健康传播”课程汇集校内外教师人才与专家学者,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联合授课,组织专题论坛讲座,成功搭建资源共享、智慧交融的教育平台,实现了教师资源跨学院、跨学科流动,为健康传播教育注入活力与多元性。
 



撰稿:颜子钰
初审:胡汝为、王庆
复审:王燕芳
审定发布: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