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报名 | 新污染物健康危害识别与防控交叉学科前沿论坛

发布人:张梦迪 发布日期:2024-12-12

  为贯彻落实《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加强新污染物基础与应用研究,活跃相关同行学术交流,促进环境健康学科发展,特邀资深专家和青年学者共聚一堂,兹定于2024年12月14-15日在广东省广州市举办新污染物健康危害识别与防控交叉学科前沿论坛。热烈欢迎和期待各位老师和同学报名参加。


论坛详情

主办单位

bbin平台-bbin官网-bbin电子

协办单位

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广东省毒理学会

组织委员会主任

韦艳宏教授 bbin平台-bbin官网-bbin电子

董光辉教授 bbin平台-bbin官网-bbin电子

黄振烈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bbin平台

会议秘书

钟霞丽副教授 bbin平台-bbin官网-bbin电子

会议时间

2024 年 12 月 14 日-15 日

会议地点

14日 中山大学北校园bbin平台 楼503会议室

15日 中山大学北校园医学2号楼404会议室

会议费用

免注册费

日程安排

2024年12月13日全天:报到

2024年12月14日:开幕式、研讨会

2024年12月15日:圆桌会议、总结闭幕

报名方式


(温馨提醒:校外参会人员入校,须提前通过中大逸码通行小程序报备)
 

 

会议日程

 

部分特邀报告及点评专家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安太成,教授,博士生导师,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委员,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获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教育部高层次人才特聘教授、科技部科技领军人才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获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研究方向为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地球化学过程与健康效应。


陈达,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学院院长

  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Environmental Pollution》、《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副主编。获得国家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暴露组学与环境健康。


陈雯,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bbin平台-bbin官网-bbin电子 百人计划引进人才,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珠江学者”特聘教授,荣获中国毒理学杰出贡献奖,主持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兼任中国毒理学会和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人体细胞转化模型建立和应用,化学致癌表观遗传机制和人群生物标记物研究。


董光辉,教授,博士生导师,bbin平台-bbin官网-bbin电子 副院长

  教育部环境与健康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20余项。近五年获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兼任广东省环境诱变剂学会理事长,国家环境基准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流行病学和环境毒理学。


戴家银,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Bairen计划"入选者。主持国自然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973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性项目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研究方向为新型污染物的环境行为与健康效应。


黄振烈,教授,博士生导师,南方医科大学bbin平台 副院长、毒理学系主任

  广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国家药监局化妆品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主要学术带头人。中国毒理学会第三届毒性病理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广东省毒理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研究方向为以微纳塑料为代表的新污染物暴露与健康效应机制。


廖春阳,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项目,主持国家基金委“杰青”、“优青”项目,负责中国科学院“卢嘉锡国际团队”等项目,目前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长期从事新污染物环境行为与毒理研究。


栾天罡,教授,博士生导师,五邑大学党委书记

  曾任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中山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高等学校珠江学者特聘教授、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水生生态毒理学。


李湉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副所长

  获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全球前2%科学家。主持国自然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研究方向为环境健康大数据与风险建模,气候变化、空气污染与健康。


罗孝俊,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承担和参与欧盟国际合作项目、国家、省部级项目19项,发表论文200多篇,论文SCI他引超过5100次,H指数44。研究方向为痕量有机污染物的分析方法、来源、时空分布、环境行为。


麦碧娴,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主持国自然重点项目、973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等。入选环境和生态领域中国高被引科学家名单(2014年至今)。研究方向为有机污染物的环境和生物地球化学及风险研究。


王庆,教授,博士生导师,bbin平台-bbin官网-bbin电子 副院长

  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研究成果获得过5次省部级科技奖励。兼任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环境表观遗传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毒理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以及环境健康。


韦艳宏,教授,博士生导师,bbin平台-bbin官网-bbin电子 卫生毒理学系主任

  中国毒理学会理事、生化与分子毒理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毒理学教育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环境应激与健康损害专委会及致畸专委会常务委员。主持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自然面上、省杰青等课题。《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副主编及 《Environmental Pollution》和 《Archives of Toxicology》编委。研究方向为环境化学物心血管效应及毒性评价。


徐德祥,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医科大学“徐叔云”讲席教授

  环境毒理学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环境与发育源性疾病专委会主委,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重点3项、重大专项1项、面上6项)。连续10年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研究方向为生殖发育毒理学。


曾力希,贵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主持各类项目20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荣获广东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珠江人才计划、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全国香江学者计划、中科院王宽诚人才奖等奖项。研究方向为环境地球科学。
 



来源:bbin平台-bbin官网-bbin电子
初审:韦艳宏
审核:王燕芳
审定发布:范瑞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