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就“最美医生”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文字实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3年8月18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中外记者见面会,“最美医生”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主持人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中外记者见面会。健康连着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国家民族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引领卫生健康事业实现全方位进步,取得历史性成就。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他们日夜坚守在诊室、手术台、实验室,奋战在守护生命健康的第一线,他们用平凡而坚韧的肩膀,担负起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近日,中宣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2023年“最美医生”。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他们其中四位个人代表和一位团队代表与大家见面交流。首先,我逐一介绍一下他们,他们是:
第13、15、16、18、20、22批中国援卢旺达医疗队队员、内蒙古自治区第四医院外科主任李俊升先生;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院主任医师丁樱女士;
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秦东镇寺角营村荒移卫生室乡村医生刘永生先生;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李燕明女士;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副主任医师康敏先生。
下面,我们就请他们进行一下自我介绍。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副主任医师
康敏

大家好,我叫康敏,来自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我是一名公共卫生医生,参加工作18年,我一直从事急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也曾经亲历了登革热、甲流、寨卡、中东呼吸综合征和新冠病毒感染等各类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
和临床大夫有所不同,我们公共卫生医生,面对的是群体,关注的是每个个体疾病的集合。我们既要深入现场掌握第一手资料,也要有宏观的视角开出社会处方,解决公共卫生问题。我将一如既往坚守我的岗位,为人民健康、为公共卫生安全服务。谢谢大家!
主持人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
谢谢康医师。今天非常难得,我们有五位医生来到新闻发布台,我相信大家有很多问题想问他们。下面我们就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还是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请大家开始举手提问。
新华社记者
台上代表们都长期奋战在一线医疗卫生工作岗位,请问各位在新时代十年亲身经历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哪些变化,有什么样的深刻感受?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副主任医师
康敏
我和前面两位老师的体会是一样的,我从小是在疾控中心的院子长大的,以前叫防疫站,我参加工作进入疾控中心的大家庭,我也见证了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事业的发展。举几个例子,比如在2009年甲流的时候,我们市一级疾控中心才刚刚具备了PCR的核酸检测能力。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到现在我们不仅能够快速开展多病原学的检测,我们还能对病原体的基因进行测序和同源性的分析,这个技术进步是非常大的。
还有一个例子发生在我家里人的,今年上半年,社区打电话通知我家老人,现在可以免费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了,这在以前是没有的,我家老人也知道这个疫苗的好处,自己预约很快就接种了疫苗。我想这种发展和变化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海报新闻记者
医疗职业对医务工作者有着非常高的要求,有时候需要面对凶险的疾病以及超负荷的工作强度,请问大家从医的信念、决心和动力源自于什么?谢谢。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副主任医师
康敏
作为一名公共卫生医生,我想,一切为了公众健康,就是我们公卫医生的信念和动力源泉。因为我们面对的是群体,考虑的是人群健康问题,所以我们日常的工作,很多时候可能是在现场开展个案调查,采集各类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我们开展各类公共卫生监测,有些人说我们就像瞭望台上的哨兵,要时时刻刻保持警惕,关注疾病在人群中的变化,我们可能还要开展一些科研工作,看看这个病原体是否有新的变化。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应对各类突发事件,我们会和不同病原体打交道,要处置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个时候,我们又像疾病侦探,需要在迷雾中找到“元凶”,抽丝剥茧,及时提出应对建议,能够快速阻断疫情。虽然工作繁重,但是只要能够及时阻断疫情传播,降低社会疾病负担,提高人群健康水平,我想这一切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所以,一切为了公众健康,就是我们公卫医生的信念和动力源泉。
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我的问题是提给康敏医生的。近些年来,公共卫生工作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您在处置人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登革热、寨卡病毒病、新冠疫情等重大传染病疫情面前,都为公众健康开出了社会处方,您认为社会处方的核心是什么?面对重大传染病疫情,公众应该如何维护自身的健康?谢谢您。
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副主任医师
康敏
谢谢你的问题,我也非常荣幸,非常高兴有这么个机会,让更多人认识了我们公共卫生医生。我们公共卫生医生关注的是群体健康的问题,我们开的处方实际上就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全人群健康水平的社会处方。从我自己的理解来说,这种社会处方的核心就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背后体现的就是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宗旨。这种公共卫生的处方,实际上是具有社会公平属性的,它应该是人人都能享有的。我举几个例子。曾经,狂犬病是多发的致死性传染病,我们调查发现,犬伤后,伤口没有及时科学处理、没有及时接种疫苗是狂犬病最主要的原因。所以我们提出建议,建设犬伤规范化门诊,并且覆盖到所有乡镇,被动物咬伤之后,我们的患者能够及时科学地接受伤口处理服务,并且能够及时接种疫苗,大大减少了感染的风险。同时,我们也推进政府的政策,比方说我们的宠物圈养的管理规范,比如动物疫苗的接种,经历过这么多年,我们现在狂犬病已经控制在非常低的水平了。
还有一个例子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在婴幼儿里面是非常常见的肠道传染病,而且容易在幼儿园暴发。实际上洗手是非常有效和经济的预防手段。所以,我们基层疾控工作者开展了各种进校园手卫生的服务,以大手拉小手的形式,教会我们的小朋友怎么正确去洗手。比如我们专家经常说的洗手要20秒,小朋友是不知道的,其实基层有很多的办法,我们告诉小朋友,你一边洗手一边唱歌,唱生日快乐歌,唱两遍就够了。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现在我们的小朋友,大家如果留意观察一下,只要进幼儿园,他都要去洗手,这样就极大地减少了在幼儿园里面暴发的风险,同时患儿重症、死亡的风险大大减少了。
这些年,大家对公共卫生是非常关注的,我想公共卫生是有组织的行动,它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从公众的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我们需要积极去学习,主动去学习健康的知识,提高我们自身的健康素养。同时,我们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健康生活的实践者。如果发生了疫情,我希望大家也是能够积极配合,群防群控,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谢谢。
主持人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寿小丽
好,刚才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台上五位代表向大家讲述了他们在从医路上的故事与体会,分享了他们成功救治病人的欣慰与喜悦,诠释了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坚持,这正是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全心全意护佑人民生命健康的生动缩影。明天就是中国医师节,在此我们向所有医疗卫生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道一声辛苦了!
今天的记者见面会就到这里,谢谢各位,大家再见!
转载来源:广东疾控(公众号)
初审:陈霞
审核:王燕芳
审定发布:范瑞泉